学习英语中各种音变现象的正确途径 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gonna和going to一样吗 学习英语中各种音变现象的正确途径

学习英语中各种音变现象的正确途径

2024-01-23 22:21| 来源: 网络整理| 查看: 265

going to到gonna存在类似的情况:

大家都知道gonna 是going to 的缩减形式。

这个缩读形式是怎么来的呢?

首先是选用going 的短板goin’ 的形式。而goin’ 中的/i/ 弱化为/ə/ ,而/ən/ 只要响音[n̩ ] 就够了,所以goin 的发音就成了[gon̩] ;其次是to 中的元音都是弱读的[ə] ,所以就成了ta 。最后,ta 非重读,t 几乎不送气,成了gonta ;gonta 是nt 相邻,大家都知道t 会服软变为鼻音[n] ,就成了gonna [gonnə] 的读音,注意其中有弹鼻音。

跟前面wonna 的情况一样,必须理解这种缩读的来源和变化过程,并且在学习使用中,实际上是在gonna 和goin ta 之间发音平滑过渡,才能保证gonna 发音的准确性和在句子中使用形式的正确性。

如果不了解这个发音的形成过程,而只是刻意模仿gonna 这个词,不但容易导致使用中出现*I gonna to go. 和I’m gonna to go. 的错误用法,而且发音很难准确。很多中国同学生硬地把gonna 发成“刚那”的读音,听起来是非常别扭的。这种发音一是gonna 中带有弹鼻音[n] 难以发出,二是gon 的发音不正确。由于gon 是goin 演变而来,尽管i 不见了,但大部分在发这个音的时候,o 后面仍然带有一个快速但微弱的小刷子/ə/ 音。即实际是[go ə n̩] 而不是生硬的[gon] 的发音。如果不了解gonna 发音的演变过程,就很难发准这个[go ə n̩n̆ə] 的音。

同样,对母语人来说,虽然表面发的是gonna,但脑子里仍然是映射到going to。

我们要避免嘴里说wanna或gonna同时脑子里也对应wanna或gonna,而要像母语人那样“心口不一”——表面上心口不一,但实际上反而“不忘初心”,始终固守初始的形态。只有这样才能发音地道,同时又不会出现后面多加to这种错误。而要做好这一点,就要如漏屋老师所说,从原型出发,一步一步适应它的阶段性音变,随着语速加快,最后达到终端的极简式。

知道道理后,我们需要从实践中去体会。

很多发音的缩略,实际上是在一定的时间间隔里塞入太多单词导致的,最容易体会的例子就是字数不等的顺口溜,比如下面这两句话:

人活着真累,上车还要排队。

显然后面一句比前面一句中间多出一个字,但由于尾韵的要求,两句话所用时间又要基本相同,这样才能符合顺口溜那种“哒哒哒哒哒,哒哒哒哒哒”的感觉,如果后面多出一个“哒”,就会明显感觉不协调。所以,虽然后一句多出了一个字,但在说的时候仍然要用五个“哒”的节奏来实现。

我们来这样做实验:

你在每句话的结尾押韵处敲一下桌子,速度由慢到快,直到你速度的极限。

在做的过程中,你会明显体会到,“还要”这两个字其实是被压缩到一个“哒”的时间里了,而且随着你敲桌子速度越来越快,这两句话的节奏就越来越紧密,于是“还要”这两个字所用的时间被不断压缩。在这种情况下,你不可能还像平时说话时每个字都清晰发音了——这两个字的发音会出现缩略,会往一块拼,最后可能变成了“he-ye”这种发音。而在整个从慢到快的体验过程中,你并没有跟着发音的变化而头脑里出现不同的汉字,潜意识里始终觉得是“还要”这俩字。

这和英语中的缩略读音现象完全一致,即英语的话语是有节奏的,当节奏不断加快后,音变是在节奏要求下自然产生的(一定时间里塞入了太多的词),大脑甚至不会觉察到发音的变化。

这才是学习各种音变现象的正确途径。也就是说,你要先把自己置于话语的节奏中,然后不断加速,当遇到困难无法顺利连接时,说明这时应该有合理的音变(原始读音已经无法胜任快节奏的要求),这时你可以从YouTube等视频网站搜索出影视原声,看看同样的句子母语人是怎么说的,然后再用到你遇到困难快不下去的那个节奏中。这样,自始至终你脑子里都会保持单词的原始读音,而不会跟着音变瞎跑,也就不会出现漏屋老师在书中所说的发音很怪的现象,也不会出wanna或gonna后多出to的情况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

【本文地址】

公司简介

联系我们

今日新闻

    推荐新闻

    专题文章
      CopyRight 2018-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